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合肥市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19:27:39  浏览:85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合肥市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


合肥市测绘管理暂行办法
 
1991年12月6日 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测绘工作管理,确保测绘成果准确和测绘资料完整,使测绘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和《安徽省测绘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含市辖县)行政区域内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包括从事地方测绘工作的军事测绘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合肥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测绘工作的职能部门(以下简称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受省测绘局的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测绘管理法规、规章;
  (二)对本市测绘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任务协调;
  (三)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市测绘发展规划;
  (四)主管全市测绘单位的资格审查和测绘任务登记工作;
  (五)负责全市测绘成果的管理、监督和保密工作;
  (六)保护全市的测量标志。
  各县、区建设局(委)负责本县、区的测绘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

第二章 测绘技术管理





  第四条 在本市从事测绘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持省测绘局颁发的《测绘许可证》,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承担测绘任务。


  第五条 下列测绘业务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一)全市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以及测量标志维护和管理;
  (二)比例尺1:500,比例尺1:1000、测区面积6平方公里以下,比例尺1:2000、测区面积12平方公里以下,比例尺1:5000、测区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下的地形图测绘;
  (三)全市规划定线、征拨地、建筑物形变和城市建设工程测量;
  (四)根据本市建设要求,下达城市指令性测绘任务;
  (五)全市地籍测绘和市域范围内区界、县界测绘;
  (六)全市地图编绘和印刷出版。
  省管限额内的本市测绘,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测绘局审批。


  第六条 从事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范围内的测绘,必须执行国家测绘标准或行业标准,使用城市坐标和高程系统及城市统一的图幅、分幅、编号。实施测绘前须将技术设计书、经济合同书报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测绘结束后须报送技术总结,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七条 本市测绘单位应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年度测绘任务、年终测绘统计报表和附图。


  第八条 市级测绘科研成果的鉴定、试点和推广,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科委共同负责。

第三章 测量标志管理





  第九条 测绘部门设置的砚标、标石、指示桩等各类测量标志,属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负有保护的义务。


  第十条 全市各类永久性测量标志实行归口管理、包干负责和委托保护。各测量标志管理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标志的管理工作,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检查。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移动或损毁测量标志。因特殊情况需要拆毁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应先征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省测绘局批准,并按规定予以补偿。


  第十二条 禁止在可能损坏测量标志的范围内取土、取石、植树、挖塘、开河、放炮炸石,不准在点位上搭棚、架线、堆放物品和种植。

第四章 测绘成果管理





  第十三条 测绘成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归口负责”的制度。本市的基础测绘成果及有关专业测绘成果,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各部门自行测制的专业测绘成果由各部门负责管理,但应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成果目录或附本。
  测绘成果实行有偿使用,收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领借省和本市的测绘成果,应持单位证明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或转介省测绘局提供,并须按成果的密级做好登记、收发、交接和保管手续。


  第十五条 各测绘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测绘编制的图纸、资料,须送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验审,经验审合格,加盖合肥市测绘资料专用章后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 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送审测绘图纸和资料等,须同时将原始件(或二底图)送交储存,否则不予验审,城市规划管理、建筑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部门不予认可、使用。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让或转借本市的测绘成果。因特殊情况,确需复制、转让或转借的,必须经提供成果的部门同意,并按成果管理权限报批。复制保密的测绘成果,还须按原密级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凡未公开的测绘成果,未经批准不得向外提供、出售、公开刊登或摄影。
  向国外提供测绘成果、应经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国家保密部门审查,报省测绘局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供。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或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保护测量标志成绩显著的;
  (二)在测绘成果质量管理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测绘科学研究和提高测绘成果质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安徽省测绘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责令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取消在本市测绘资格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一)无《测绘许可证》或超出规定的业务范围从事测绘作业的;
  (二)未经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验证登记,从事测绘作业的;
  (三)未经授权擅自进行行政区域界线定界测绘的;
  (四)测绘作业单位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作业,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未经审验的测绘图纸和资料,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按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未经提供测绘成果的部门批准,擅自复制、转让、转借测绘成果的,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可以并处罚款;
  (二)擅自提高测绘成果收费标准的,由物价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和《安徽省收费管理条例》的规定,没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相当于非法所得金额三至五倍的罚款;
  (三)盗窃、毁损测量标志,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四)拒绝、阻碍测绘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 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给用户造成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由该测绘成果的测绘单位赔偿直接损失。情节严重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或者取消其在本市的测绘资格。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在内。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1997年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劳动部 财政部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1997年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劳动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查机制,经国务院同意,现就1997年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1997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范围为1996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企业离退休人员。
二、1997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数:1996年离退休的人员为办理离退休手续时核定的离退休金数额,1996年以前离退休的人员为按照劳动部、财政部《关于1996年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劳部发〔1996〕346号)调整后的离退休金数额。调整
的总体水平:一般为1996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60%,特殊情况下也可低于40%。具体调整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要通过调整基本养老金,减缓物价上涨对离退休人员生活的影响,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使不同群体人员养老金水平进一步趋于合理化。调整中,应注意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适当倾斜,对近年来因工资、养老保险等各项改革措施出台而增加待遇较多群体人员可以小
幅调整或暂不调整。
四、1997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时间,原则上定为7月1日。
五、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凡参加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从统筹基金中解决;未参加社会统筹的,按原资金渠道解决。要严格控制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各地区不得以调整基本养老金为由提高或变相提高企业缴费比例。
六、经批准实行养老保险系统统筹的部门和单位,也按上述精神执行。
七、调整基本养老金关系到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实施,尽快落实到位。对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劳动部、财政部。



1997年7月23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



国办函〔2000〕81号

国家体育总局:

  你局《关于申请放开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限制的请示》(体竞字〔2000〕138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现就有关问题函复如下:

  一、同意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的限制,允许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举办全国运动会。

  二、申请和举办全国运动会,要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勤俭效能的精神,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申办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举办、共同负担、地方自筹为主、中央定额补助为辅”的原则进行。所需经费主要由承办全国运动会的地方人民政府自筹,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场馆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自行负担,中央财政不予补助。

国务院办公厅

二○○○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