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09:50:25  浏览:92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的通知

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


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的通知

建市监函[2004]20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有关行业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企业:

  现将《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有关方面按纪要内容做好准备,有关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我司建设监理处联系。

  附件: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

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
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有关问题会议纪要

  2004年6月19日、20日,我们组织综合考试大纲编委和部分专业考试大纲主编就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人事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现将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一级建造师考试命题问题

  一级建造师考试命题必须充分考虑广大施工管理人员脱产培训难的实际状况,结合现有较大规模存量一级项目经理的顺利转化,通过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逐步缩小与国际工程管理先进水平的差距。因此,原则上应保证考题难易、大小、长短、宽窄适中,题目要简明准确。

  一级建造师各科目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分值见下表:

序号 科目名称 考试时间
(小时) 题型 题量 满分
1 建设工程经济 2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 60 多选题 20 100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3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 70 多选题 30 130
3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3 单选题 多选题 单选题 70 多选题 30 130
4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4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题
单选题 20 多选题 10
案例题 5
160
其中案例题120分


  各专业即日起着手命题准备工作,选定命题人员,研究命题方案。

  二、二级建造师考试大纲问题

  二级考试大纲的难度和知识覆盖面应与一级考试大纲有较大的差别。

  综合考试大纲和各专业考试大纲编委会应根据二级考试大纲内审会专家意见和《关于印发<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内部审查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建市监函[2004]18号)的安排,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抓紧修订完善工作。二级考试大纲的终审会拟于7月上旬召开。二级建造师考试用书请于7月20日前定稿并交我司建设监理处。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自治区关于促进科技风险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新政发〔2004〕42号
印发自治区关于促进科技风险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增强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105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文件精神,为引导和规范我区风险投资活动,逐步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推动风险投资事业健康发展,现将自治区科技厅关于促进科技风险投资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


自治区关于促进科技风险投资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机制,吸引境内外各类创业资本投资我区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发展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105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的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科技风险投资,是指主要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
  第三条 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形成多元投资主体。鼓励国内外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科技风险投资,遵循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规律运作。鼓励融资担保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相关业务,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所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按照“完善规则,优化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和培育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标准。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是指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形式,在我区设立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名称中可以使用“科技风险投资”字样,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的名称中可以使用“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字样、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是非金融性的投资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
第五条 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是以直接股权投资为主要业务的投资性企业,吸收各类投资者的创业资本,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金和经营管理及其他方面的附加服务。其主要业务范围是:
  (一)直接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
  (二)接受委托经营管理其他公司的风险资本;
  (三)提供有关投资、融资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五)法律、法规许可的其他业务。
  第六条 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是受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委托管理风险资本,由专门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的专家型人才管理,为其推荐、评估投资项目的企业。其主要从事以下业务:
(一)接受委托管理科技风险投资项目;
(二)受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其它投资主体委托,经营其风险资本;
(三)为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项目推荐和评估等服务;
(四)提供投资、融资咨询服务;
(五)法律、法规许可的其他业务。
  第七条 科技风险投资可以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程序设立,成立或委托相应的基金管理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运作。
  第八条 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应当按照本规定制定章程,报送申请文件,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九条 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筛选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有效规避投资风险。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必须精干高效,主要管理人员要具有金融、技术、管理知识和相应的业务能力。无不良记录,并愿意为业务损失承担相关责任。可以采取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出资持股或给予股份、期权等形式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明确其对渎职、重大失误等行为承担的责任。
  第十条 区外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占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25%(含25%)以上,投资经营期10年以上的,自被投资企业变更登记之日起,投资生产性企业的,免征区外投资部分新增的企业所得税5年;投资非生产性企业的,免征区外投资部分新增的企业所得税3年。
  第十一条 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我区的科技风险投资活动,提供专业服务,利用多种渠道为我区引进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科技风险投资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与科技风险投资有关的咨询、代理、居间服务所取得的收入,比照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 各级政府要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给予支持,可为组建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列入政府支持的科技计划,并优先安排扶持资金和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优先支持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
  第十三条 积极培育我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加强股权流通的基础性交易平台建设,拓宽科技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形成科技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企业并购、股权回购、技术产权交易、股票市场上市等方式退出并变现其科技风险投资。
  (一)允许科技企业将部分股权或全部股权向其他企业或个人转让,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和其他公司及个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
  (二)积极支持企业回购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在本企业所持股权;
  (三)通过我国境内外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为我区科技企业上市和交易服务。
  第十四条 加强对科技风险投资的宏观指导和行业管理,有效防范风险。
(一)自治区科技行政部门要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对科技风险投资主体监管的具体实施办法,规范科技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活动,严格准入条件和程序,加强对科技风险投资活动监督管理。
  (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新疆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目标,定期制定和发布科技风险投资项目(领域),引导创业资本投向。鼓励多途径引进科技风险投资人才,加强对区内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风险投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十五条 自治区科技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的注册。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

民航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
1992年12月8日,民航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及时有效地搜寻援救遇到紧急情况的民用航空器,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由中国承担搜寻援救工作的公海区域内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活动。
第三条 海上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除适用本规定外,并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海上搜寻援救的规定。
第四条 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按照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一指导全国范围的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陆地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予以协助;
(三)国家海上搜寻援救组织负责海上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工作,有关部门予以配合。
第五条 民航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和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承担陆上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协调工作。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由中国承担搜寻援救工作的公海区域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搜寻援救区,该区域内划分若干地区民用航空搜寻援救区,具体地区划分范围由民航局公布。
第七条 使用航空器执行搜寻援救任务,以民用航空力量为主,民用航空搜寻援救力量不足的,由军队派出航空器给予支援。
第八条 为执行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紧急任务,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和人员必须积极行动,互相配合,努力完成任务;对执行搜寻援救任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其上级机关给予奖励。

第二章 搜寻援救的准备
第九条 各地区管理局应当拟定在陆上使用航空器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方案,经民航局批准后,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条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搜寻援救组织,应当拟定在海上使用船舶、航空器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方案,经国家海上搜寻援救组织批准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民航局备案,同时抄送有关地区管理局。
第十一条 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使用航空器、船舶执行搜寻援救任务的单位,航空器、船舶的类型,以及日常准备工作的规定;
(二)航空器使用的机场和船舶使用的港口,担任搜寻援救的区域和有关保障工作方面的规定;
(三)执行海上搜寻援救任务的船舶、航空器协同配合方面的规定;
(四)民用航空搜寻援救力量不足的,商请当地驻军派出航空器、舰艇支援的规定。
第十二条 地区管理局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搜寻援救组织应当按照批准的方案定期组织演习。
第十三条 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通信联络,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和担任搜寻援救任务的航空器,应当配备121.5兆赫航空紧急频率的通信设备,并逐步配备243兆赫航空紧急频率的通信设备;
(二)担任海上搜寻援救任务的航空器,应当配备2182千赫海上遇险频率的通信设备;
(三)担任搜寻援救任务的部分航空器,应当配备能够向遇险民用航空器所发出的航空器紧急示位信标归航设备,以及在156.8兆赫(调频)频率上同搜寻援救船舶联络的通信设备。
第十四条 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搜寻援救组织建立直接的通信联络。
第十五条 向遇险待救人员空投救生物品,由执行搜寻援救任务的单位按照下列规定负责准备:
(一)药物和急救物品为红色;
(二)食品和水为蓝色;
(三)防护服装和毯子为黄色;
(四)其他物品为黑色;
(五)一个容器或者包装内,装有上述多种物品时为混合色。
每一个容器或者包装内,应当装有用汉语、英语和另选一种语言的救生物品使用说明。

第三章 搜寻援救的实施
第十六条 发现或者收听到民用航空器遇到紧急情况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通知有关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发现失事的民用航空器,其位置在陆地的,并应当同时通知当地政府;其位置在海上的,并应当同时通知当地海上搜寻援救组织。
第十七条 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收到民用航空器紧急情况的信息后,必须立即做出判断,分别按照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采取搜寻援救措施,并及时向民航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以及有关单位报告或者通报。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指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情况不明阶段是指民用航空器的安全出现下列令人疑虑的情况:
1.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民用航空器没有取得联络;
2.民用航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降落,并且没有其他信息。
(二)告警阶段是指民用航空器的安全出现下列令人担忧的情况:
1.对情况不明阶段的民用航空器,仍然不能同其沟通联络;
2.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能力受到损害,但是尚未达到迫降的程度;
3.与已经允许降落的民用航空器失去通信联络,并且该民用航空器在预计降落时间后五分钟内没有降落。
(三)遇险险段是指确信民用航空器遇到下列紧急和严重危险,需要立即进行援救的情况:
1.根据油量计算,告警阶段的民用航空器难以继续飞行;
2.民用航空器的飞行能力受到严重损害,达到迫降程度;
3.民用航空器已经迫降或者附毁。
第十九条 对情况不明阶段的民用航空器,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
(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搜寻的区域;
(二)通知开放有关的航空电台、导航台、定向台和雷达等设施,搜寻掌握该民用航空器的空中位置;
(三)尽速同该民用航空器沟通联络,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置。
第二十条 对告警阶段的民用航空器,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
(一)立即向有关单位发出告警通知;
(二)要求担任搜寻援救任务的航空器、船舶立即进入待命执行任务状态;
(三)督促检查各种电子设施,对情况不明的民用航空器继续进行联络和搜寻;
(四)根据该民用航空器飞行能力受损情况和机长的意见,组织引导其在就近机场降落;
(五)会同接受降落的机场,迅速查明预计降落时间后五分钟内还没有降落的民用航空器的情况并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遇险阶段的民用航空器,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
(一)立即向有关单位发出民用航空器遇险的通知;
(二)对燃油已尽,位置仍然不明的民用航空器,分析其可能遇险的区域,并通知搜寻援救单位派人或者派航空器、船舶,立即进行搜寻援救;
(三)对飞行能力受到严重损害、达到迫降程度的民用航空器,通知搜寻援救单位派航空器进行护航,或者根据预定迫降地点,派人或者派航空器、船舶前往援救;
(四)对已经迫降或者失事的民用航空器,其位置在陆地的,立即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位置在海上的,立即通报沿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上搜寻援救组织。
第二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搜寻援救组织收到关于民用航空器迫降或者失事的报告或者通报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方面和当地驻军进行搜寻援救,并指派现场负责人。
第二十三条 现场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抢救幸存人员;
(二)对民用航空器采取措施防火、灭火;
(三)保护好民用航空器失事现场;为抢救人员或者灭火必须变动现场时,应当进行拍照或者录相;
(四)保护好失事的民用航空器及机上人员的财物。
第二十四条 指派的现场负责人未到达现场的,由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援救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现场临时负责人,行使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职责,并负责向到达后的现场负责人移交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处于紧急情况下的民用航空器,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设法将已经采取的援救措施通报该民用航空器机组。
第二十六条 执行搜寻援救任务的航空器与船舶、遇险待救人员、搜寻援救工作组之间,应当使用无线电进行联络。条件不具备或者无线电联络失效的,应当依照本规定附录规定的国际通用的《搜寻援救的信号》进行联络。
第二十七条 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已经不存在或者可以结束搜寻援救工作的,地区管理局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解除紧急情况的通知。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积极行动配合完成搜寻援救任务,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不积极履行职责或者不服从指挥,致使损失加重的;
(三)玩忽职守,对民用航空器紧急情况判断、处置不当,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航空器执行搜寻援救任务所需经费,国家可以给予一定补贴。具体补贴办法由有关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协商解决。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民航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 搜寻援救的号信
一、航空器与船舶之间使用的信号
(一)航空器依次做下列动作,表示希望引导一艘船舶去援救遇险的航空器或者船舶:
1.环绕船舶飞行至少一周;
2.在低空紧靠船舶前方横穿其航向,并且摇摆机翼,或者按照最大、最小推拉油门手柄,螺旋桨飞机还可以推拉螺旋桨变距杆,以便进一步引起该船舶注意;
3.向引导该船舶驶往的航向飞行。
重复上述运作意义相同。
(二)航空器做下列动作,表示取消已经发出的引导船舶执行援救任务的信号:
在低空紧靠船舶尾部横穿其尾流,并且摇摆机翼,或者按照最大、最小推拉油门手柄,螺旋桨飞机还可以推拉螺旋奖变距杆。
(三)船舶可以用下列方法,确认收到航空器发生的信号:
1.悬挂信号旗(红白竖条)并升至顶(表示明白);
2.用信号灯发出一系列莫尔斯电码“T”的闪光;
3.改变航向跟随该航空器。
(四)船舶可以用下列方法,表示不能执行收到的航空器发出的信号:
1.悬挂国际信号旗“N”(交错的蓝白方格);
2.用信号灯发出一系列莫尔斯电码“N”的闪光。
二、遇险待救人员、搜寻援救工作组与航空器之间使用的信号
(一)遇险待救人员使用的地对空信号
--------------------------------------------------------
|序号| 意 义 |信 号|
|----|--------------------------------------|------|
| 1| 需要援助 | V |
|----|--------------------------------------|------|
| 2| 需要医药援助 | X |
|----|--------------------------------------|------|
| 3| 不是 | N |
|----|--------------------------------------|------|
| 4| 是 | Y |
|----|--------------------------------------|------|
| 5| 向此方向前进 | ↑ |
--------------------------------------------------------
(二)搜寻援救工作组使用的地对空信号
--------------------------------------------------------
|序 号| 意 义 |信 号|
|------|------------------------------------|------|
| 1 |工作已经完成 |LLL|
|------|------------------------------------|------|
| 2 |我们已经找到全部人员 |LL |
| | |---- |
|------|------------------------------------|------|
| 3 |我们只找到几个人员 |++ |
|------|------------------------------------|------|
| 4 |我们不能继续工作,正在返回 |×× |
|------|------------------------------------|------|
| 5 |已经分成两组,各组按箭头方向前进 | — |
| | |↓ |
|------|------------------------------------|------|
| 6 |收到消息说航空器在此方向 |→→ |
| | |↓ |
|------|------------------------------------|------|

附录 搜寻援救的号信
一、航空器与船舶之间使用的信号
(一)航空器依次做下列动作,表示希望引导一艘船舶去援救遇险的航空器或者船舶:
1.环绕船舶飞行至少一周;
2.在低空紧靠船舶前方横穿其航向,并且摇摆机翼,或者按照最大、最小推拉油门手柄,螺旋桨飞机还可以推拉螺旋桨变距杆,以便进一步引起该船舶注意;
3.向引导该船舶驶往的航向飞行。
重复上述运作意义相同。
(二)航空器做下列动作,表示取消已经发出的引导船舶执行援救任务的信号:
在低空紧靠船舶尾部横穿其尾流,并且摇摆机翼,或者按照最大、最小推拉油门手柄,螺旋桨飞机还可以推拉螺旋奖变距杆。
(三)船舶可以用下列方法,确认收到航空器发生的信号:
1.悬挂信号旗(红白竖条)并升至顶(表示明白);
2.用信号灯发出一系列莫尔斯电码“T”的闪光;
3.改变航向跟随该航空器。
(四)船舶可以用下列方法,表示不能执行收到的航空器发出的信号:
1.悬挂国际信号旗“N”(交错的蓝白方格);
2.用信号灯发出一系列莫尔斯电码“N”的闪光。
二、遇险待救人员、搜寻援救工作组与航空器之间使用的信号
(一)遇险待救人员使用的地对空信号
--------------------------------------------------------
|序 号| 意 义 |信 号|
|------|------------------------------------|------|
| 1 | 需要援助 | V |
|------|------------------------------------|------|
| 2 | 需要医药援助 | X |
|------|------------------------------------|------|
| 3 | 不是 | N |
|------|------------------------------------|------|
| 4 | 是 | Y |
|------|------------------------------------|------|
| 5 | 向此方向前进 | ↑ |
--------------------------------------------------------
(二)搜寻援救工作组使用的地对空信号
--------------------------------------------------------
|序 号| 意 义 |信 号|
|------|------------------------------------|------|
| 1 |工作已经完成 |LLL|
|------|------------------------------------|------|
| 2 |我们已经找到全部人员 |LL |
| | |---- |
|------|------------------------------------|------|
| 3 |我们只找到几个人员 |++ |
|------|------------------------------------|------|
| 4 |我们不能继续工作,正在返回 |×× |
|------|------------------------------------|------|
| | | ↑|
| 5 |已经分成两组,各组按箭头方向前进 | — |
| | |↓ |
|------|------------------------------------|------|
| 6 |收到消息说航空器在此方向 |→→ |
|------|------------------------------------|------|
| 7 |无所发现,将继续搜寻 |NN |
--------------------------------------------------------
上述两表中信号的长度#12附录 搜寻援救的号信
一、航空器与船舶之间使用的信号
(一)航空器依次做下列动作,表示希望引导一艘船舶去援救遇险的航空器或者船舶:
1.环绕船舶飞行至少一周;
2.在低空紧靠船舶前方横穿其航向,并且摇摆机翼,或者按照最大、最小推拉油门手柄,螺旋桨飞机还可以推拉螺旋桨变距杆,以便进一步引起该船舶注意;
3.向引导该船舶驶往的航向飞行。
重复上述运作意义相同。
(二)航空器做下列动作,表示取消已经发出的引导船舶执行援救任务的信号:
在低空紧靠船舶尾部横穿其尾流,并且摇摆机翼,或者按照最大、最小推拉油门手柄,螺旋桨飞机还可以推拉螺旋奖变距杆。
(三)船舶可以用下列方法,确认收到航空器发生的信号:
1.悬挂信号旗(红白竖条)并升至顶(表示明白);
2.用信号灯发出一系列莫尔斯电码“T”的闪光;
3.改变航向跟随该航空器。
(四)船舶可以用下列方法,表示不能执行收到的航空器发出的信号:
1.悬挂国际信号旗“N”(交错的蓝白方格);
2.用信号灯发出一系列莫尔斯电码“N”的闪光。
二、遇险待救人员、搜寻援救工作组与航空器之间使用的信号
(一)遇险待救人员使用的地对空信号
--------------------------------------------------------
|序 号| 意 义 |信 号|
|------|------------------------------------|------|
| 1 | 需要援助 | V |
|------|------------------------------------|------|
| 2 | 需要医药援助 | X |
|------|------------------------------------|------|
| 3 | 不是 | N |
|------|------------------------------------|------|
| 4 | 是 | Y |
|------|------------------------------------|------|
| 5 | 向此方向前进 | ↑ |
--------------------------------------------------------
(二)搜寻援救工作组使用的地对空信号
--------------------------------------------------------
|序 号| 意 义 |信 号|
|------|------------------------------------|------|
| 1 |工作已经完成 |LLL|
|------|------------------------------------|------|
| 2 |我们已经找到全部人员 |LL |
| | |---- |
|------|------------------------------------|------|
| 3 |我们只找到几个人员 |++ |
|------|------------------------------------|------|
| 4 |我们不能继续工作,正在返回 |×× |
|------|------------------------------------|------|
| | | ↑|
| 5 |已经分成两组,各组按箭头方向前进 | — |
| | |↓ |
|------|------------------------------------|------|
| 6 |收到消息说航空器在此方向 |→→ |
|------|------------------------------------|------|
| 7 |无所发现,将继续搜寻 |NN |
--------------------------------------------------------
上述两表中信号的长度应当在2.5米以上,同时应当使其与背景有一定颜色反差,尽可能达到醒目。信号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制作,诸如,布条、降落伞材料、木片、石块之类,也可以用染料涂抹或者适宜的地方(如雪地)加以践踏等。还可以在信号附近使用火光、烟幕、反光体等,
以便于引起航空器机组的注意。
(三)航空器使用的空对地信号
1.航空器表示明白地面信号:
昼间:摇摆机翼;
夜间:开关着陆灯两次。如果无着陆灯设备,则开关航行灯两次。
2.航空器没有上述1中的动作和信号,则表示未观察到或者不明白地面信号。